logo
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推广攻略 > 小红书推广

如何挖掘小红书品牌投放的卖点呢?

2022-10-14 17:16:09


如何挖掘小红书品牌投放的卖点呢?



  在接触了近100个品牌的小红书后,我发现了投放失败的原因,近一半是因为卖点不清楚,不知道传播哪个卖点?销售必须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他们想要什么,并找到他们的核心需求。

  如何调查用户需求?可以根据用户消费行为路径图考虑,即当用户产生产品需求时,他们会通过百度、小红书、抖音和淘宝进行搜索。购买时或购买后,他们会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查询。购买后,他们会通过小红书查询相关分享。

  01第一步:洞察卖点

  在需求洞察分析框架中,第一步可以通过官方月度报告查看行业竞争;第二步是通过关键字规划工具整理用户需求。以面膜行业为例,从行业月度报告来看,面膜行业数量多,但点击价格低,相对眼霜竞争力一般。

  第二步,面膜关键词通过小红书关键词规划工具导出整理,分为四类:品牌词、产品词、功效词和类别词。

  品牌词:敷尔佳面膜>爱尔博士>斐思妮>蒂佳婷>……

  产品词:爱尔博士>珀莱雅安瓶面膜>奥伦纳素面膜>兰芝睡眠面膜>……

  功效词:补水面膜>美白面膜>修复面膜>祛痘面膜>去黄提亮面膜>瘦脸面膜>……

  类别词:面膜推荐>涂抹面膜>补水涂抹面膜>……

  从搜索关键词的角度来看,口罩行业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阶段。原因如下:一是搜索品牌多,二是产品细分关键词,即品牌+产品竞争词,如兰芝睡眠面膜。

  在用户功效方面,注重补水、美白、修复、祛痘。整体搜索量比较高,说明需求量比较大。现阶段只能证明面膜在小红书市场还不错。

  如果我们是痘痘肌面膜商家,如何提炼卖点,通过类别卖点继续探索类别,关键词锁定“什么面膜适合痘痘肌?”,进一步总结用户主要有以下需求,舒缓>消炎>祛痘印>补水修复>敏感肌补水>紧致>收缩毛孔>医疗美容修复。

  通过进一步探索痘肌面膜,发现舒缓、消炎、祛痘印是三大需求。在这个阶段,这取决于竞争对手。他们在做什么卖点?

  高档(20元/篇):敷尔佳,HFP等品牌;

  中档(5-20元/片):魔法世家,BR:Lab,爱尔博主,因嫩生,老虎面膜,可复美等品牌;

  低价(5元/片):WiS,福清、善草纪等品牌;

  找到这些品牌后,我们将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哪个,锁定竞争产品的核心点。假设我们的价格低于5元,直接竞争对手就是WIS,福清和善草纪,下一步就要分析它们在小红书中的核心卖点。

  同时,我们需要继续深入挖掘,以证明我们在痤疮面膜中有很强的力量,看到原材料、技术、效果,看到竞争对手没有提到或说,但没有说,符合消费知识、概念和购买习惯,从使用习惯的角度,找到用户的关注点。

  找对卖点!效率翻倍,3步挖掘小红书品牌卖点图4:华与华定位坐标系模型

  卖点集中在功能/成分/包装上:

  功能/功效:解决客户的核心问题,如祛痘淡印面膜、老板大吸油烟机等。

  成分/原料/核心技术:氨基酸洗发水,HFP的烟酰胺,vivo充电5分钟,通话2小时;

  包装/产品设计:有设计感的包装、二次抛洗面奶、三顿半外包装;

  其他:极端服务(海底捞)、极端性价比(小米)等。

  通过研究找到卖点后,需要对卖点进行分类、兴趣、功能和场景类型,并对收集到的卖点进行要卖点(第一张图片和文本)、次要卖点描述(文本反映),补充卖点解释(评论区维护)。

  第二步:定义卖点

  有了卖点,下一步就是用白话表达卖点。口语卖点不设防,用户更愿意使用。记住,在不同的平台上,卖点会不一样。

  如乐凡在淘宝上的卖点是闪光电影之王,熬夜也很闪亮,但在小红书上,卖点已经成为熬夜派对的生,去黄提亮真正的牛,绑定功能和场景,形成新的卖点,也更口语化。

  逐步挖掘小红书品牌投放卖点"

  例如,在乐凡闪光面膜的文本中,一直在调整VCIP强调它是一种油溶性成分VC衍生物,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性,上脸不粘腻,能去黄提亮。

  整体投放的逻辑是结论→成分→权威证明→购买指令,号召大家一起冲,购买产品。

  03卖点口语化

  找到卖点后,需要用口语表达,让小红书用户了解如何让卖点口语化。

  1.比喻

  隐喻是关联消费者现有的强烈认知,消费者可以立即get到了效果,比如高级可以形容为我喝的咖啡天花板,比如拉面:“快餐也要米其林水平大餐”如果价格便宜,可以形容为:“平替耳机100元,太香了。”

  2.数字化

  数字在直观的视觉上很容易,数字有一定的意义。VIVO手机充电5分钟,通话2小时,是成功的数字表达。

  3.读出来

  能读出来传播的卖点是好卖点。写好卖点后,试着给旁边的同事看看能不能重复传播。只有实现传播,才是好卖点。

  在卖点口语化方面,不仅有卖点,还需要命名、标题、文本、标签至评论区。只有口语内容才能更容易传播。尽量使用口语,让用户理解和传播。